中国锂电产业蓬勃发展 国外巨头多投资建厂
导读: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走红,以松下、lg化学和三星sdi等为首的国外电池厂商蜂拥而至。“洋电池”之所以热销,是因为其电池一致性、稳定性、循环寿命等都具备较大的优势。那国产电池就不讨喜了吗?与日韩相比,国内尚有什么不足,该如何克服? ofweek锂电网讯 今年年初,新能源汽车“骗补”问题被曝光,舆论大噪。四部委联合调查,势要严惩。近日,工信部又推翻前三批《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》。按照规定,采用没有进入《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》(下称《产业规范条件》)目录的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产品,从今年5月1日起,将不能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,即无法获得各项补贴。 汽车厂商忧心忡忡,制造出来的新能源汽车得不到补贴将引发众多纠纷。电池业界也是一片哗然,原本的推荐性规范将强制执行,但目前符合电池规范条件的企业仅有25家,众多的国内厂商将何去何从?毫无疑问,动力电池行业正处于“洗牌”前夜。 与日韩对比 看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走红,以松下、lg化学和三星sdi等为首的国外电池厂商蜂拥而至。“洋电池”之所以热销,是因为其电池一致性、稳定性、循环寿命等都具备较大的优势。那国产电池就不讨喜了吗?与日韩相比,国内尚有什么不足,该如何克服? 目前,国内的电池企业数量众多,但是规模并不如日韩,技术水平也尚有不小的差距。除了技术上的差距,国内的动力电池市场还存在无序竞争、产能结构性过剩、原材料价格上涨而下游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等问题,一些资质不全或不具备研发能力的企业混杂其中,严重损害了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。反观日韩企业的发展,却是有序、有计划的。如果我们想要获得进步,行业整顿必不可少。工信部出台的《产业规范条件》可以使得国内较好的电池企业做强做大,让行业资源更集中,市场秩序也将焕然一新。如此看来,国产电池超越洋电池,并不是一句口号。 电池回收市场巨大 梯度利用势在必行 有始就有终。据预测,2020年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万至17万吨。与此同时,用于生产锂电池的碳酸锂和四大关键材料供不应求,价格不断上涨。这都使得锂电池回收具备了较强的经济性。 据悉,当动力电池只能充满原有电量80%的时候,就不适合继续在电动汽车上使用,即面临“退役”。而“80%”只是一条人为划定的基线。电池容量衰减到80%,主要是影响续航里程,但并不意味着电池就此报废。我们可以将这样的电池回收,用于储能领域。这是对能量的再分配利用,顺应了目前节能环保的主旋律。苏金然表示,新能源汽车发展到一定的阶段,实现电池的梯度利用是势在必行的事。在3c消费类市场或许不明显,但对于动力电池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,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。 展望未来 哪种技术将破解续航焦虑 电动汽车目前仍存在推广难的问题,究其原因,续航焦虑是一点。为迎合市场的需求,许多终端厂商青睐快充技术。天津力神也在研究这方面的技术并投用。据悉,快充技术一般用在3c消费类电子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上。如果用在纯电动汽车上,将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。 除了“曲线救国”外,人们还将破解“续航焦虑”的希望寄托在新型电池技术上,比如石墨烯电池(这种称谓不科学)和金属-空气电池。石墨烯电池仅仅是个概念,石墨烯目前在电池上只是用作导电剂,此时谈商用言之过早。而金属-空气电池已经诞生了半个世纪,未来若能实现技术上的突破,将会是不错的动力选择。但目前的主流仍是锂离子电池。 在解决电池续航“瓶颈”的问题上,她表示:“条条大路通罗马。此道不通,可以寻找其它道路,结果都是一样的。只知道攻克短板,不思变通,是不可取的。” 电池行业的变革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。 来源:锂电网http://libattery.ofweek.com/2016-06/art-36001-8610-29106659.html [责任编辑:yclkzyw]
相关新闻
|